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息县:科学发展扮靓息县新容颜

1352 0
发表于 2011-6-1 00: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投资4.8亿元,实施了城建重点项目44个。城区建成区面积由16平方公里扩大到18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由25%提高到33.3%,常住人口有11万人增加到11.8万人……这些令人振奋的数字凝结着河南息县——把加强城市建设、拓展发展空间、改善居住环境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项实效的成果,推动息县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的印证。

  科学规划设计,完善城市发展布局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息县拧紧“龙头”不放松,着力在城市规划上下功夫。一是突出规划定位的前瞻性。以促进城镇第二、三产业的集聚发展为出发点,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省级旅游强县、全省双拥示范县”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重新规划修编,力争到2020年县城人口达到30万人,用地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将息县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二是突出规划布局的合理性。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的要求,重点规划建设行政中心、东北产业区、新城居住区、老城居住区、城北居住区、生态旅游区、西南产业区、老城综合服务区、生态观光农业区等9个功能区,实现各功能区的互补性、相融性和协调性。三是突出规划管理的严肃性。严格实施“一书两证”的规划管理制度,认真把好规划定位关、建筑造型关。在建设前期,对建设单位从建筑红线、体系、造型、色调等方面提出科学的规划设计要求,供建设单位在进行设计时落实,达不到要求不予审批。同时,坚持推行城市规划委员会会审和建设方案专家评审制度,对临街建设项目、重要地段的建设工程以及规模较大的工程坚决进行规划会审,避免规划审批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规划在指导建设中真正发挥了作用。去年以来,息县共审核办理项目选址意见书、用地规划许可证各175份,“一书两证”发放率达100%;查处违法违章建筑262起,建筑面积1834平方米,有效地遏制了在城市规划区内乱修乱建的现象。

  用活市场机制,拓宽发展融资渠道

  资金短缺是制约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息县立足县情,创新发展思路,运用市场机制,整合城市资源,多渠道、多形式融汇资金,积极探索“以城建城,以城养城,滚动发展”的新路子。一是政策引导,招商引资建城。突破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建城的模式,把着力点放到制定政策、优化环境上,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城市建设。2009年,息县积极参与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共吸引外地客商投入资金近5个亿,建设了英伦小镇、谯和苑、文博苑、锦秀新城、东湖国际花园、华逸酒店等住宅小区和服务设施,改善了城区人居水平和质量,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盘活土地,以地生财建城。由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二、三级市场,对建设用地,除国家规定必须划拨外,一律实行土地招、拍、挂制度,建立了规范的土地有形市场。如息县通过调整土地存量,对原城郊乡政府、息夫人大道北段和破产后的城郊乡粮管所等闲置土地,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进行了公开招标,一次性获得7744万元的土地收益,并在原址上开发建设了西亚贸易广场息县店、息州豪府花园和新客、货运站等。三是内外并举,创新思路建城。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中,息县紧紧抓住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精心筛选和申报了一批城镇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向上争取国家政策性投资5000多万元。如建设的廉租房,仅中央就投资2000多万元。息县在全市率先建设廉租房800套,总面积达到4.1万平方米,首批投入使用保障性住房108套。在吸引内资方面,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单位的力量,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发动广大干部群众集资进行市政设施开发建设。仅2009年,息县就吸纳农民进城投资1.2亿元,吸纳不同所有制法人投资4.3亿元,鼓励干部职工投资0.7亿元。与此同时,积极运用市场规则对城市资产进行盘活,将一些公共事业项目推向市场,争取社会投资。先后成功组织了城市出租车经营权竞标拍卖、公交灯箱广告经营权拍卖和城市主干道路的户外广告权等一系列城市资产经营活动,每年实现经营收入50多万元。

  加快城市扩容,增强城市发展空间

  为加快城市扩容升位步伐,加大项目投资力度,息县坚持老城改造与园区开发并举,重点推进了产业集聚区、旧城改造和背街小巷项目建设的实施、引导和扶持。一是抓热点,加快推进园区建设。该县把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作为拉大城市框架、启动城镇化的有力抓手,结合自身在资源、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10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进行建设,并围绕国家政策和产业导向,积极谋划和培育一批产业,催生、带动一批大项目在此集聚和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区成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目前,该县产业集聚区建成规模已达3平方公里,并入住企业52家,建成投产3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6亿元,实现利税5000万元。二是抓难点,稳步推进老城改造。投资2000多万元的护城河治理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昔日污水横流、蚊虫滋生的臭水沟变成了荷叶田田、绿草茵茵的休闲健身好去处。城市供水项目如期完工,并于年前投入试运行,困扰城区居民多年的用水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即将竣工,污水处理运营效果良好。同时,在南大街棚户区、沿河路等改造建设中,息县采取了“政府出政策,大户出资金,社会来造城”的办法,将两侧土地卖给大户或外商,引进外地客商进行投资,建设了名扬大酒店等城市基础设施,不但提升了旅游接待水平的,完善了城市功能,同时还解决了改造区域的居民就业和增收问题,实现了“一举多赢”。三是抓协调,快速推进背街小巷治理。在注重城市建设的同时,还不断推进背街小巷治理,把它当作一项民心工程来抓,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采取依靠群众、政府奖励、服务群众的办法,广泛筹集资金700余万元,对棉麻南路、双缸路一巷、金盛宾馆路、杨鹏路等24条背街小巷进行整治,共硬化道路9800多米,修建下水道6000多米,修排水沟4210米,使过去背街小巷“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或凝结石路,受到了城区居民的广泛赞誉。

  建立管理机制,强化城市内在功能

  在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息县围绕“六城联创”的开展,强化了城市资源的管理,提高了城市品位。一是强化城市卫生管理。以争创市级园林县城为契机,实行县处级领导、县直单位分包路段责任制,由31位县处级领导、87个单位分包城区17条主次干道,形成了环境卫生工作全员参与的格局。同时,创新思路,建立城区环卫保洁市场机制,由保洁公司承担各主次干道的卫生保洁,对城区主干道城市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二是强化城市交通管理。投资100多万元在职高路、东二环路中段等多处安装路灯,城区路灯亮灯率达95%以上。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交通标志、指路牌的修建,刷新停车标志线,实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定点停放,有力保障了城区交通畅通。今年以来,息县先后开展了车辆乱停乱放,随意调头,无牌无证,闯灯越线,超载超速、超员以及报废车辆上路行驶和酒后驾驶机动车等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的专项整治,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单5万多份,张贴宣传画110余张,人民群众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有了明显提高。三是强化环境综合治理。组织公安、工商、卫生、公用事业、土地、城建等部门成立了60余人的综合执法大队,对城区违章建筑、建筑工地、马路市场、“牛皮癣”等进行了综合整治。同时,结合创建市级园林县城对城区进行高标准的绿化、美化、亮化,城区共新栽、补栽行道树7000多棵,新增绿地1.3万平方米,城区建成区绿化率、人均公共绿地分别达到27.5%、8.94平方米,城区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高。(易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息州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020715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