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赖姓起源于河南省息县包信镇,赖氏寻源资料

6873 0
发表于 2014-6-1 22: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a6e79b9t7082527ed3a8&690.jpg

一、众多史料记载赖姓起源于包信镇
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在卷十《昭公》中详细地记载了楚灭赖的情形:“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壁,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壁,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
《后汉书·郡国志》载:汝南郡,“褒信侯国,有赖亭,故国。”
《通志·氏族略》中《周不得姓之国》载:“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
宋代罗泌著《路史》载:“赖,子爵,蔡之褒信有赖亭,楚灭之。”
元代史学家马端临著《文献通考》载:“赖姓,子爵,国在…今蔡州褒信县”。
清代顾栋高编《春秋大事表》卷四载:昭四年灭赖。今河南光州息县东北为赖国地卷六载:“息县西南七里有息城,赖在息县东北。” 清初高士奇著《春秋地名考略》卷十三载:“昭四年……(楚)执齐庆封杀之,遂灭赖……。
《后汉志》褒信有赖亭,故赖国。”
《文献通考》云:“赖国在褒信县。汉褒信县刘宋改苞信,元改为包信镇,今在息县东北,其赖亭则在。”
清代学者张澍编《姓氏寻源》载:“赖氏《风俗通》云: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澍按:司马彪曰:”汝南褒信县有赖亭,故赖国。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赖古作厉,世以为即厉,非也。《晋志》云:厉、赖二国。”
清代史学家沈钦韩《姓氏寻源》载:“赖氏《风俗通》云: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澍按:司马彪曰:汝南褒信县有赖亭,故赖国。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赖古作厉,世以为即厉,非也。《晋志》云:厉、赖二国”。
清代史学家沈钦韩《春秋左传地名补注》载:“汝南褒信侯国有赖亭。”
清顺治年间《息县志》载:“赖子末详始封姓氏,子爵,武王十有三年已卯建国,至景王七年癸亥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遂灭赖。赖子面缚衔壁,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壁,焚其榇”。楚子从之,迁赖于鄢。遂亡。传国历五百八十五年。
清咸丰年间桂文灿编绘的《春秋列国图》标志赖国于息县东北处。
近代学者童书业著《春秋史》载:“楚灵王……用诸侯的兵攻灭赖国(约在今河南东部,与安徽接界处),把赖民迁到鄢地。”
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等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同样标志赖国于息县东北。
由此可见,众多史书、文献对赖姓起源于息县包信镇,均有明确的记载。
二、包信镇出土的文物和遗址与史料记载相吻合
包信镇历经人间沧桑,古老的建筑已不复存在,但地面上文化遗址尚在,地下也出土很多文物。
在闾河大桥南1公里处,傅庄村境内的古城是古赖子国都城遗址。公元前1122年,周文王的第十九子,武王之弟叔颖被封为子爵,为赖国开国君王,在这里建立了都城。遗址呈正方形,长112米、宽113米,有东西南三城门,城墙外有40米宽的城河环绕,现西南角城河被人工填平,其余都维护原地形地貌。在遗址地面上,散存着很多陶片。现搜集的器形有:鼎、鬲、罐等,纹饰分绳纹、刻划纹、指窝纹、附加堆纹。质地以夹砂灰陶较多,还有土黄色和黑色陶片。在城墙外围,有红烧土带环绕。据《左传》记述:楚灵王灭赖后迁于鄢。又打算将许国迁移到赖国境内。就派大臣斗韦龟和公子弃疾在赖国筑好城后再返回楚都。然而,“东国水,不可以城。彭生罢赖之师”。这年冬天,楚国东部雨水城灾,不能筑城。楚国大夫彭生不得已招回了在赖国筑城的军队。这些红烧土块应为防水浸泡和雨雪冲刷堆柴所烧。1995年秋,有关专家、学者对赖国都城遗址再次考察。在遗址地面上,捡到不少陶器残片,经认定为鬲、罐等器型。质地为夹砂红陶、夹砂灰陶等。
在城墙基探沟里面发现了环绕的红烧土层。红烧土层里面有六至七层夯土层,每层厚度15-20公分。每层夯土层上面有夯窝,略呈半球型凹坑。在墙基土层里发现有陶器残片,专家们认定:遗址年代当属西周时期。
在古城东北面800米处的闾河南岸边,有蛤蜊山遗址。据民间传说,叔颖为妻子拜月而挖拜月池。拜月时用蛤蜊撒入池内,拜月日久,蛤蜊壳堆成小丘,蛤蜊山由此而得名。现遗址为一岗地,长宽各50米,高1.5米,内有大量蛤蜊壳。曾出土过陶鼎、陶鬲、陶饼等器物残片,还有鹿角和蚌壳等。
在古城遗址西方800米处,是赖国九烈女墓。公元前538年,楚灵王统诸侯伐赖,烧杀奸淫,无恶不作。不甘受辱的九位赖国女子,环抱投入汪湖中溺水而死,为避楚之害已改名更姓未被掳走的赖国故地臣民,被九烈女的刚烈之举感动,将九位女子的尸体捞出合葬一处。故称“赖国九烈女墓”。现古冢东西长18米,南北宽14米,高2米。
在包信镇西傅后楼庄前200米处是赖姓始祖,赖子国开国君王叔颖陵墓。现墓高2.5米,南北长66米,东西宽30米。墓地于1982年被县定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叔颖生性善良,勤俭治国的高尚品质—直为当地百姓所传颂。
在叔颖陵墓以南有八座古冢,当地百姓说是“八王陵”。
叔颖受封立国达584年,传位十四代:
叔颖夫人子氏生惠王;
惠王夫人刘氏生宣王;
宣王夫人陈氏生厉王;
厉王夫人尹氏生平王;
平王夫人熊氏生恒王;
恒王夫人商氏生敏王;
敏王夫人钏氏生襄王;
襄王夫人金氏生成王;
成王夫人杨氏生冲王;
冲王夫人彭氏生章王;
章王夫人吴氏生穆王;
穆王夫人张氏生文王;
文王夫人赵氏生添王,
添王与夫人谢氏被楚灭国迁于鄢。
这些古冢应为历代赖王和开国贤相的陵墓,因当时的丧葬条件所限,加上年代久远,其它陵墓无法查寻。
位于广丰岭与闾河交汇处的闾河北岸,现存有龙王庙和迎水寺。龙王庙在高处,迎水寺靠近河边。相传当前叔颖为祈求东海龙王保佑赖国风调雨顺所建。河里原来还卧有两个石雕水牛。在镇区和平大道西侧,有香云庵和娘娘庙。据说是叔颖王后,为祈求娘娘保佑赖国臣民多子多福,人丁兴旺所建。现有七旬尼僧住持。除上述古迹外,还有汪湖遗址,上天梯、古塔、火鸽、三官台、校场等遗址。其中汪湖遗址位于龙王庙对岸,现为岗地,高于地面3米,面积1.8平方米,内含周代陶器残片。在研究中还发现,与赖国历史有关的文物也很多。
现存立于息州谯楼上的清代道光二十七年《重修东岳庙大殿拜殿后楼碑记》开头这样写着“包信镇,古春秋赖子国也。汉为褒信县,建武五年又自息析置褒信候国,刘宋改曰苞信,隋复旧……至元,废入息县。” 包信镇街村村民张保华在赖国都城西边约800米处的农田里,收集到十六种形状不同的青铜箭头。其中有重量大的,也有较轻的;从体形上看,有带血槽,有带倒剌的,还有可以喂毒的。有一枚尖端有弯曲凹痕,显系射入骨缝中所致。难得的是一枚统帅可在夜晚发信号用的大号箭头,磨制光滑,两刃带孔,可将棉花、布帛浇油点燃射入高空,用来指挥调动军队。此外还收集到50多枚鬼脸币和楚国金币以及一块钱币面世之前当做钱币用的青铜铸块。另外还有人工砂磨的玉环和青铜御带钩。当地村民还在赖国九烈女投水处的汪湖挖到20多面早期青铜镜和周代陶器。上述这些文物和文化遗址的年代都和史书、文献记载相吻合。

三 、包信傅姓多——赖罗傅联宗的证据
在今息县包信镇,有一奇特现象,即环绕在赖国故城和赖王陵周围的傅姓村庄星罗棋布:西有傅腰庄和前傅楼、后傅楼,北有大傅围子、小傅围子和傅小庄等。傅姓约占包信镇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同时,有些村庄的名字看似与傅姓无缘,实际上姓傅的人口也占了一半以上,如牛楼、陈楼、蒋庄、郭庄、孙庄和陈大庄等。
且在离包信不远的小茴、夏庄、临河等乡镇,罗、傅两姓也特别多。为何在包信镇一带罗、傅两姓特别多呢?带此疑问,我们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考察搜集了当地出土文物及流传在当地罗、傅两姓之间的风俗习惯,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调查研究,终于解开了人们心头之谜。
据姓氏研究专家谢钧详主编的《中原寻根》中《赖姓起源》一文载:“据当代学者考证,赖子国的旧址在今河南息县包信镇一带,赖为以国为姓之氏,故赖姓源于河南。”同时台湾、广东蕉岭、河南孟津等地的《赖氏族谱》中均载:赖被楚灭之后,为避楚灵王之害,赖氏还有改为罗姓或傅姓,因此有“赖、罗、傅联宗”之说。
同时在今息州谯楼还存立有一块清道光二十七年的《重修东岳庙大殿拜殿后楼碑记》,碑文记载着包信是春秋时赖子国的所在地及其二千多年的历史沿革和当时当地的风土习俗。我们在包信同罗、傅两姓的有关人士座谈中,发现全镇罗、傅两姓无通婚事例,并有同一处祖地祭祀的习俗。
根据以上事实和资料,通观包信镇的地理位置、出土文物和罗、傅两姓的习俗证明:今息县包信镇一带是春秋赖子国的所在地。当地现在已找不到赖姓人家,但罗、傅两姓特多,这才是合乎历史、合乎逻辑的,否则,如是赖姓人很多,倒成了姻亲等关系不愿离开故土的,就得改名换姓,不然就会受到楚王的伤害,遭来灭顶之灾。所以,包信傅姓特别多,是“赖罗傅联系”之说的有力证明。


4a6e79b9t708255ef960c&6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息州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020715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